来源:科技Nice
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季度高管会上发表内部演讲,宣布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“萝卜快跑”将彻底放弃多传感器融合路线,全面转向纯视觉技术方案。这一战略调整被李彦宏视为“与时间赛跑的关键决策”,直言“若不能在特斯拉纯视觉路线成熟前抢占市场,百度将失去Robotaxi赛道的主导权”。
技术路线之争:纯视觉能否突破激光雷达困局?
长期以来,Robotaxi领域存在两大技术路线之争:
多传感器融合路线:以激光雷达、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等硬件堆叠实现环境感知,代表企业为Waymo、百度萝卜快跑(第六代车型仍配备激光雷达);
纯视觉路线:仅依赖摄像头与AI算法,通过“BEV+Transformer+OCC(占用网络)”架构模拟人类视觉,代表企业为特斯拉。
展开剩余77%李彦宏在演讲中坦言,百度此前坚持多传感器路线,但硬件成本高企成为商业化瓶颈。以萝卜快跑车队为例,激光雷达与计算平台占整车成本的60%(约18万元),需持续运营5年才能摊薄投入,而安全员薪资更吞噬45%的订单收入。此外,雨雾天气下传感器30%的失效率暴露技术缺陷,导致武汉等试点城市出现车辆“僵停”、认不出塑料袋等场景,用户体验受损。
相比之下,纯视觉路线硬件成本可压缩至10万元以下,且依托百度Apollo数据闭环体系,算法能以“周更”速度迭代优化。李彦宏强调:“纯视觉不是妥协,而是用AI能力弥补硬件短板。百度与吉利合作的极越汽车已验证这一路径——其纯视觉方案支持全国300余个城市城区道路,并在2024年中国智驾大赛城市NOA赛中夺冠。”
商业化倒逼:萝卜快跑“UE转正”后的生死抉择
尽管面临技术争议,萝卜快跑仍是中国Robotaxi市场的领跑者。截至2025年7月,其运营车队规模超2000辆,累计服务超1100万次,并在武汉等城市实现“UE(单位经济模型)转正”,即单均收入覆盖成本。
然而,李彦宏指出,当前商业模式仍脆弱:每车日均200GB环境数据的合规存储成本占营收20%,72%用户拒绝乘坐无安全员车辆,而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尚未明确L4级事故责任划分,企业被迫承担无限连带风险。
“特斯拉的纯视觉Robotaxi两周内发生剐蹭事故,美国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,这证明极端场景下视觉方案的局限性。”李彦宏坦言,“但特斯拉的优势在于数据规模——其车队每日产生数亿公里真实路测数据,而百度需通过纯视觉路线加速追赶。若2026年前无法将萝卜快跑扩张至10万辆规模,形成数据壁垒,我们将被特斯拉甩开代际差距。”
行业变局:技术、政策与社会的三重考验
萝卜快跑的转向折射出Robotaxi行业的深层矛盾:
技术经济性失衡:麦肯锡报告显示,中国Robotaxi市场需同步实现硬件成本压缩、国家级责任认定法案出台、封闭场景先行三大条件,否则商业闭环难以持续;
政策滞后性:地方审批需经12个部门协同,而交通部、工信部、公安部对远程安全员资质标准仍未统一;
社会接受度:艾瑞调研显示,仅28%用户愿意接受无安全员车辆,网约车司机抗议潮更凸显就业替代风险。
面对挑战,李彦宏提出“三步走”战略:
2025年底前:完成武汉、北京、上海等核心城市纯视觉车队部署,目标日均订单突破50万单;
2026年:推动《自动驾驶汽车责任认定条例》立法,明确车企、运营商、用户权责;
2027年:启动出海计划,依托迪拜、东京、新加坡等地的政策红利,复制中国模式。
纯视觉路线或成全球趋势
百度转向纯视觉已引发连锁反应。滴滴自动驾驶被曝暂停激光雷达采购,转而研发“轻量级视觉方案”;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媒体发文:“视觉是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,激光雷达只是过渡。”而特斯拉CEO马斯克则回应称:“欢迎百度加入纯视觉阵营,但数据规模决定胜负。”
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分析:“若百度能证明纯视觉在复杂城市路况中的可靠性,全球Robotaxi市场将加速向‘去激光雷达’演进。但这一路线需跨越两座大山:一是突破长尾场景(如极端天气、罕见障碍物)的识别精度;二是说服监管部门放宽L4级车辆准入标准。”
截至发稿,萝卜快跑已开始拆除第六代车型上的激光雷达,首批纯视觉测试车将于8月在武汉光谷上路。这场由百度点燃的技术路线之争,或将重新定义自动驾驶的未来格局。
发布于:北京市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